幼儿园教案(汇编15篇)
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!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幼儿园教案1设计意图:
生活中什么东西会旋转?各种车轮的轮子、方向盘、,教室里的时钟,游戏时玩耍的陀螺、呼拉圈、飞盘等等——在我们的身边各种各样的旋转现象随处可见。当孩子在水杯中不停转动筷子搅拌糖水的时候,当孩子玩着各种各样会旋转的玩具的时候,他们睁大双眼,他们的眼中充满热情。他们的发现告诉我们:这个世界有这么多我们成人所忽略的现象。因此,结合刚刚开展过的“有趣的旋转”这个主题,设计这个综合活动“旋转乐园”,引导孩子到各个领域中,去感受那奇妙的旋转世界。
教学目标:
1、语言领域:熟念儿歌《转圈圈》,认识汉字—转圈圈、陀螺、风车。
2、科学领域:通过探索发现,知道旋转必须是在有外力的情况下才能产生。
3、艺术领域:
(1)学习运用肢体语言表现旋转的动作,并能借助辅助材料创编一些旋转的动作。
(2)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会旋转的玩具。
4、谈话: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。
教学准备:
1、环境设置:旋转乐园——里面有字宝宝的家(含字卡,图片,图片上面有儿歌)、音乐河(圆舞曲的录音、圈圈,彩纸条)、旋转玩具之家(陀螺、溜溜球、呼拉圈、竹蜻蜓、风车等)、开心屋(供幼儿操作的纸杯,小棍子,剪刀,彩纸条等)
2、知识准备:幼儿已对旋转的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,并认识汉字“旋转乐园”。
教学过程:
1、师幼站在门口,然后老师出示字卡“旋转乐园”:今天,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,你们看,是什么地方啊?(旋转乐园)师幼一起,来到旋转乐园。
2、到字宝宝的家做客,认识汉字:转圈圈、陀螺、风车
3、师幼一起来到音乐河,引导幼儿大胆进行创编旋转的动作。
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借助辅助材料创编一些旋转的动作。
4、师幼一起旋转玩具之家。谈话: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,这些旋转要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。(引导幼儿结合玩旋转玩具时的过程想一想)
5、大家一起来到开心屋: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些旋转玩具吧!
(1)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,引导他们想一想: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做些什么?
(2)幼儿动手操作。
6、小结:今天到旋转乐园玩,小朋友开心吗?(开心)你们都玩了些什么?(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)
7、结束:把我们做的旋转玩具送给我们的客人老师吧!
幼儿园教案2活动目的:
1 引导幼儿以欢快的情绪较完整参与演唱。
2引导幼儿用自然声演唱。
3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愉快情绪。
活动准备:
布娃娃一个 图片
活动过程:
一 出示布娃娃,因出主题
教师以布娃娃的身份讲述在幼儿园的高兴事,激发幼儿愉快的心情,因出歌曲。
二 教师师范演唱歌曲。
三 幼儿学习演唱歌曲。
1 教师领唱,幼儿跟唱。
2 重难点句教唱,引导幼儿用自然声演唱。
3 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。
4 集体和分组练习演唱。
5 请个别幼儿演唱,鼓励幼儿大胆表演。
四 幼儿集体演唱,自编动作进行表演。
小班语言教案:我上幼儿园
活动由来:
幼儿园是幼儿生活、学习的主要场所,所以,我们想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,让幼儿感受在集体中与老师、阿姨、朋友一起生活、游戏的快乐,激发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。
活动目标:
1、创造性的认知发展目标:学习儿歌,初步体会儿歌朗诵的语感,培养其对儿歌的兴趣。
2、创造性的情感发展目标:在活动过程中,体验上幼儿园的快乐情感。
3、创造性的人格发展目标:在幼儿园幼儿通过悦纳自己,悦纳他人,礼貌待人,提高适应性。
4、身体与动作发展目标:能用身体模仿事物,提高身体的语言能力。
活动准备:
1、物质准备:布偶小兔和兔妈妈、小兔头饰若干
2、知识经验准备:观察幼儿对木偶的兴趣浓厚与否。
3、空间与环境准备:在教室里布置一个用积木搭成的幼儿园大门
活动过程:
1、引题:
(1)出示木偶小兔和兔妈妈提问:“这是谁?”(引导幼儿向小兔和兔妈妈问好)
(2)老师边表演边讲述:早上,兔妈妈要上班去了,它问小兔:“妈妈要上班,小兔上哪儿?”小兔说:“妈妈去上班,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。”妈妈把小兔送到幼儿园,小兔向妈妈挥挥手说:“妈妈再见。”妈妈说:“小兔再见。”小兔就高高兴兴来到班上,看见老师说:“老师早!”小兔有礼貌,老师真喜欢它。
2、理解和熟悉儿歌的词句。
提问:小兔是怎样上幼儿园的?小兔到幼儿园来干什么?今天谁像小兔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?(引导幼儿说给小兔听“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”)
3、欣赏儿歌。
(1)你们很喜欢小兔对吧,那看看小兔是怎样上幼儿园的。教师出示小兔木偶边表演边朗诵。
(2)再次演示时。鼓励幼儿跟着朗诵。
4、请幼儿做小兔,进行情境表演。
(1)幼儿扮演小兔,和老师一起念儿歌。
(2)请个别幼儿念一念,演一演。
5、跟小兔和兔妈妈道别。
小兔说:“今天我和妈妈到小班来做客,很高兴认识这么多的小朋友,现在我们要回家了,下次再来和你们玩游戏吧,再见!”(引导幼儿跟小兔和兔妈妈说再见)
四、活动延伸
1、开展歌曲活动《我上幼儿园》,进一步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。
2、家庭中渗透。请爸爸妈妈在家里和幼儿一起玩“上幼儿园”的游戏。
3、生活中渗透。幼儿在一日生活、学习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。
附儿歌:《我上幼儿园》
我上幼儿园,
爸爸妈妈去上班,
我上幼儿园。
我不哭,也不闹,
叫声老师早。
幼儿园教案3设计思路:
一眨眼的功夫,小朋友在幼儿园已经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,今天是第三年的开始,小朋友们长大了,是小班和中班的哥哥姐姐了。通过让幼儿学习这首诗歌,让幼儿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,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,现在的自己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别人,而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 ……此处隐藏12718个字……起来看看这课的动画片吧!看完后,请你简单的说一说,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事?(放动画片)
(老虎在森林里逮到了一只狐狸,狐狸为了不让老虎吃了它,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骗老虎,最后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。)
师:课题中的“威”字是什么意思?(板书:威风)
(设计意图:初步感知课文,激趣导入,培养学生概括以及说话的能力。)
三、精读课文,指导朗读。
(一)精读第一自然段。
1、过渡:这个“狐假虎威”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?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。
2、从这段中我们知道是谁更加厉害?(老虎)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?(扑、逮)
3、尽管狐狸从老虎身边“窜”过,老虎还是逮到了它。狐狸为什么是“窜过”呢?为什么不用“跑”呢?我们来请教一下字典老师,看看“跑”和“窜”到底有什么不一样?
4、“窜”是什么意思?(出示“窜”的意思:逃跑)
5、字典真是我们的好老师,有了它的帮助,小朋友一下子就理解了“窜“的意思。那么老虎来了,狐狸为什么要逃跑呢?
(二)精读2~6自然段
1、过渡:狐狸被老虎逮住了,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,于是,狡猾的狐狸——(师引读第二自然段)
出示课文内容: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,扯着嗓子问老虎:“你敢吃我?”
2、狐狸的眼珠子——(学生:骨碌一转)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?做做看。
3、狐狸眼珠子“骨碌一转”让你想到什么?(狐狸正在想鬼主意)
4、想好了主意,他就怎么问老虎的?(扯着嗓子问)什么是扯着嗓子?(把声音拉长)请你来扯着嗓子问老虎!(学生读:你敢吃我?)
5、狐狸为什么要“扯着嗓子”问呢?(故意装得很凶,想吓到老虎,给自己壮胆,让老虎不敢吃它。)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,看你能不能吓住它。指名读、齐读第二自然段。
6、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?(有点吓住了)你是怎么知道的?(老虎一愣)为什么“一愣”?(老虎觉得很奇怪)(指导读。)
7、狐狸见老虎一愣,更是计上心头,它接着对老虎说了什么?(指名读第四自然段)
组织学生评价。重点读好哪些词?(老天爷 违抗 多大)请小朋友们自由练读狐狸的话,看谁读得最好?
8、听说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,这时老虎是怎么做的?又是怎么想的?
(奇怪,一向见到我就怕得不得了的小狐狸,今天胆子怎么这么大?说话这么凶?说不定它真是老天爷派来的,我可不能吃它呀!)
9、老虎原来是紧紧地抓住狐狸的,现在它已经被狐狸蒙住了,这时候狐狸就趁机逃跑,行不行?所以狐狸为了让老虎深信不疑,狡猾的狐狸摇了摇尾巴说——(引读第六自然段)
10、看看图,狐狸是什么表情?什么样的动作?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。
11、现在老师来当大老虎,你们都是狐狸,现在就来蒙一蒙我,看能不能把我蒙住,蒙不住的话,我可要吃了你们!分角色读2~6自然段。
(三)精读7~8自然段
过渡:不会吧!我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呢!老天爷就不让我当大王了吗?我不太相信!我还是跟着狐狸到森林里去看看吧!
1、你们看,狐狸走在前面,老虎走在后面。一个是(神气活现、摇头摆尾),还有一个是(半信半疑、东张西望)
2、能通过你的朗读,分别表现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吗?和同桌一起读一读,练一练。
3、指名读,其他小朋友仔细听,如果他读的很像狐狸和老虎,我们就送给他掌声!
4、它们一出现,(师手指图)森林里的——(引读第八自然段)
5、野猪、小鹿、兔子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,和往常很不一样,不明白是怎么回事?哪个词写出了不明白?(纳闷)
这时,它们会怎么想呢?(过去狐狸可没这么威风,今天怎么这么神气活现,走路的样子都不一样了,这是怎么回事呀?)
6、现在你们往狐狸的身后看,那是谁?(呀,一只大老虎!)(指导读出惊讶、害怕的语气)
7、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时,会怎么想?
8、我要来采访采访几个小动物:请问你扮演的是谁?你刚刚看到狐狸的时候,你害怕吗?那你为什么要跑?那你害怕的到底是谁?
那你想对老虎说什么?(老虎,你被骗了。)
(四)学习第九自然段
1、过渡:其实百兽是看到谁才跑的呀?(老虎)根本就不怕狐狸。所以说,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——引读(把百兽吓跑的)这就是成语“狐假虎威”的意思。
2、你现在知道狐假虎威中的“假”是什么意思了吗?(借)
四、一起读课文
总结:今天这节课,我们读了故事,又表演了故事,大家都学得很快乐,让我们一起拿起书,齐读这篇课文!看谁能把课文读在嘴上,又能把书读在脸上,让我们教室里所有的老师一起来倾听你们的声音,欣赏你们的感情,分享你们的感受!
五、拓展说话训练
1、课文学完了,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故事!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你们喜欢它们吗?
2、如果老虎知道自己受骗了,会怎么样呢?
3、你从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?
(设计意图: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对文本的感悟能力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学生自由发挥,可以随心所欲的说出心里话。)
六、作业设计
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。
板书设计:
8、狐假虎威
狐狸(图) 借 老虎(图) 威风 吓跑百兽
《狐假虎威》听课反思
听了赵老师的《狐假虎威》之后感受颇多。《狐假虎威》讲述的是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虎百兽的事。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、有趣的成语故事,学生都非常喜欢、很感兴趣。教学时,赵老师引导学生明白: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,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。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,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,赵老师由此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去揣摩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,再通过朗读、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。
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缺乏具体的感知能力,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赵老师主要通过多方面的朗读,如:指名读,分角色读,男女生朗读,齐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感受狐狸的狡猾,老虎的凶猛。另一方面,低年级的小朋友缺乏理解感悟能力,直观、动作的表演她们更容易接受,所以设计的学生表演环节非常合适,也可以说是整堂课中最出彩的一个环节。
整堂课中问题的设置也是很成功的,如“百兽为什么纳闷呢?”“它们在想什么?”“它们又为什么撒腿就跑呢?”“它们到底怕的是谁?”这一系列问题,一步一个脚印的问答帮助学生理解了“狐假虎威”的意思。最后再通过提问“假”是什么意思?“威”又是什么意思?逐步揭示“狐假虎威”这个成语的意思,最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。
整堂课一直都遵循了新课标的要求,采用了参与教学,合作教学,兴趣教学,自主教学,活动教学等策略。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完成了教学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