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个儿子》教学设计

时间:2025-09-07 09:31:19
《三个儿子》教学设计

《三个儿子》教学设计

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、教学重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。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三个儿子》教学设计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《三个儿子》教学设计1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复习本课的生字词,会写一个词语“胳膊”;

2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并能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;

3、能理解“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?”这一问题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,并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要这样说。

【教学难点】

懂得“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,才是真正的儿子”。

【教学准备】

多媒体课件、一桶满满的水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复习导入

1、揭题:

这节课,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《三个儿子》。

(小黑板出示课题)

2、师:小朋友们,老师先要考考你们上节课生字学得怎么样?谁来接受考验!

课件出示:

既 然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走 走 停 停

胳 膊 沉 甸 甸

师:大家真不错,把词语都记住了!

二、自读自悟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

1、师:通过上节课的学习,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井边,这一天三位妈妈一起去打水。他们边打水边说话,他们在说些什么呢?请小朋友们快速浏览课文,划出三位妈妈讨论的内容,划好后自己读一读。

2、学生浏览课文,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,并读一读。

3、学生交流反馈。可以一名学生也可以请三名学生说说妈妈谈论自己儿子的话。

师逐句出示:

一个妈妈说 :“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,谁也比不过他。”

又一个妈妈说:“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,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。”

这个妈妈说:“有什么可说的,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。”

4、师:小朋友们,你们看看这三位妈妈在谈论什么呀?

生1:在谈论他们的儿子。

生2:他们在夸奖自己的儿子。

5、师:那就请你当当妈妈,来夸夸自己的儿子吧!

(生自由读读三位妈妈说儿子的话)

三、朗读交流,发现阅读乐趣

师:谁来当当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!

1、出示:

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,谁也比不过他。

⑴ 学生读到第一个妈妈说的话。

⑵ 师: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妈妈的话?

(学生自由说说理由:很骄傲、很自豪)

(师板书: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)

⑶ 谁能读得更自豪些?

(指2生读)

⑷ 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?

(其余学生尝试评价,师做适当引导)

⑸ 我们一起来当第一位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吧!

(齐读)

过渡:

第二位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呢?谁来夸夸。

2、出示:

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,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。

⑴ 学生当第二个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。

⑵ 师: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些什么?

生1:我知道她很自豪。

生2:我知道她的儿子唱歌很好听,所以她说得那么自豪。

(师相机板书:第二个 唱歌好听。)

⑶ 师:谁也想来试试?

(指2~3生读)

⑷ 师: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?

生:她的“谁也”读得特别重。

师:是啊,“谁也”读重了夸奖的味更浓了。

⑸ 师:我们一起来夸夸吧!

过渡:

前两位妈妈眼中都有位优秀的儿子,那第三个妈妈呢?

3、出示:

有什么可说的,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。

⑴ 学生当第三个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。

⑵ 师:小朋友们,你们有没有听出来,他跟前两位妈妈说的不一样?

生1:语气一点儿也不骄傲。

生2:因为她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,所以她读得非常平淡。

(师相机板书: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。)

⑶ 师:原来是这样,怪不得你会这样读,那这特别的地方你指的是什么呢?

生1:是指没有像前两位儿子那样的特长。

生2:她的儿子很普通。

⑷ 师:谁也想来读一读!

(指名2生读)

⑸ 齐读!

过渡:

现在,我们都了解了妈妈谈论的话题,我们连起来读读吧!读时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。

(齐读)

四、理解“老爷爷说的话”

1、师:请小朋友们数一数,这里共有几个儿子?

(生:3个)

2、师质疑:可最后在旁边的老爷爷却说:“三个儿子?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?”

(课件出示:三个儿子?)

(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。)

3、师:你有什么疑问?

生1:明明有3个儿子,怎么只看见一个呀?

生2: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?

4、师:老师也很疑惑,请小朋友们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找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?

(学生读课文,找找答案)

5、反馈交流。生自由说说后来发生的故事,及三个孩子的表现。

(师相机出示:一个孩子翻着跟头,像车轮在转。)

一个孩子唱着歌,歌声真好听。

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,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,提着走了。

6、师:请小朋友们好好地读一读这三句话,读好后请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?

(学生自己读一读,想一想)

7、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,教师不用给予肯定,指导朗读这三句话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这三句,知道三个孩子的不同表现。

8、师:读得真好,特别是那个“沉甸甸”,你想告诉大家什么?

生:我想告诉大家这桶水很重。

师: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描写水桶很重,请你找一找。

9、出示:

一桶水可重啦!水直晃荡,三个妈妈走走停停,胳膊都痛了,腰也酸了。

师:老师这儿也有一桶水,我们也来感觉一下这桶沉甸甸的水。

(4、5生试)

学生试后,教师作记者采访学生提水后的感受,相机理解词语:晃荡、走走停停。

10、指导写字:

师:是呀,这么重的一桶水,胳膊都痛了,我们来写写“胳膊”着两个字吧! ……此处隐藏24773个字……

《三个儿子》教学设计15

一、复习导入

1.检查识字情况——开火车读词语、齐读。相机正音:沉甸甸,在此读作一声

2、师:真诚地表扬:哎哟,小朋友们真能干呀,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,真了不起。

创设生活的情境:小朋友,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,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?

(学生自由表达)

3、提高要求: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?(学生自由表演)

4、导入新课:今天,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,请你读读课文,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。

二、自读自悟,合作研讨,体验阅读内容。

1、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孩子的,请你仔细默读课文,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。

2、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。

3、师:就当是你的妈妈在表扬你,试着读出妈妈的感情来。

4、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,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。(学生相互交流)

三、朗读交流,发现阅读乐趣。

交流一:

(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:“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,谁也比不过他。”)(指名生读)

1、采访刚才读的同学:

师:这位妈妈,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,一边说,一边在想些什么呀?

预设(生1:我在想,我的孩子真了不起。生2:我想,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,要是他表现好的话,我要好好表扬他!生3: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!)

2、交流提高:

师: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,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?(学生练读)师: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。(同桌相互读这句话)

交流二:

(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:“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,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。”)

1、师生共建交流平台: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?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。大家也听听,他有没有读出骄傲、自豪的语气来。(指名学生朗读)

2、朗读、评价。师: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?

3、自由练读,感悟提高。

(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。:“有什么可说的,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。”)

1、提出疑问: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,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,这是为什么呀?

2、什么叫做“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”?

3.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?

4、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?

四、自主发现,从细小见真情。

1、自读发现:三个妈妈打完了水,走回家去,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?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、8自然段,想一想,你有什么发现。

2、交流反馈:

师:读了两段话,你有什么发现?(水很重)

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?

(1)完成填空。

一桶水可重了!水______,三个妈妈_____,胳膊都了_____,腰也了______。

(2)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? (水桶里的水很满,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。)

(3)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,此时你在想什么?(真想有人来帮忙??)

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?

3、朗读提高。

4、这样重的水,三个儿子看见了,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?

请你去读读书,用横线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。

5.指名回答。

6.朗读三个句子,体味“一个??一个??另一个”的用法。

你能试着用“一个??一个??另一个”说话吗?

师:下课铃响了,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向操场,一个同学??一个同学??另一个同学??(生自由说话)

你还能用“一只??一只??另一只”说话吗?

例:卡罗尔家的小猫真是太可爱了,一只??一只??另一只??

例:公园里的荷花池中的荷花都开放了,一朵??一朵??另一朵??

五、体会感悟,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。

师:小朋友们,看了这三个孩子的表现,你喜欢哪个孩子?为什么?

(学生自由交流,答案多种多样。)

预设:

1:我喜欢第一个孩子,因为他力气很大;

2:我喜欢第二个孩子,他的歌声真好听,能让妈妈开心;

3:我喜欢第三个孩子,他虽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,但他能够在妈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妈妈提水。

六、指明中心,升华主题。

1、奇怪了,明明有三个儿子,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?

2、全班参与讨论。提炼出中心:用行动孝顺父母的孩子,才是真正的孩子。完成填空。 “三个儿子?”老爷爷说,“不对吧,我可只看见一个用行动孝敬父母的孩子。”

3.你想对前两个儿子说些什么吗?给他们提提建议,让他们也成为好孩子。(生自由谈话)

七、提出要求,付诸行动

1.师:第三个儿子的行为使老师不禁想起了我们先前学过的《三字经》:为人子,方少时,亲师友,习礼仪。香九龄,能温席,孝于亲,所当执。(齐读)

2.介绍《黄香温席》的故事。黄香,东汉人,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,当时的人称颂他:“天下无双,江夏黄香。”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,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。黄香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。冬夜,天气寒冷。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,趟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。夏天,夜里很热,黄香就手执蒲扇,对着父亲的枕席使劲扇着。

《卧冰求鲤》:晋朝王祥对待自己的后母依然像对亲身母亲一样,在冬天为继母捕捉新鲜鱼。这个卧冰求鲤的故事被推为“二十四孝”之首,影响十分深远。

2.师:学了这篇文章,你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吗?

生:从今天起,我要做__________。

师:那么,心动不如行动吧,其实,孝敬父母并不困难,(音乐起)就像此时我们听到的音乐,是来自著名钢琴家理查德克里德曼的《给妈妈的信》,把他对母亲的爱融入到音乐中。

就像第三个儿子一样——(齐读)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。说话训练:联系图片回答——

孝敬父母就是炎热的夏天里妈妈看书的时候,??(为妈妈扇扇子??)

孝敬父母就是妈妈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,??(为妈妈递上一杯热茶??)孝敬父母就是妈妈辛苦了一天的时候,晚上??

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的节日里,??

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做饭的时候,??

孝敬父母就是吃过晚饭后,??

孝敬父母就是妈妈坐在沙发上休息的时候,??

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生病的时候,??

孝敬父母就是在爸爸满头大汗的时候,??

孝敬父母就是当妈妈买回你爱吃的水果时,??

孝敬父母更是在妈妈熟睡的时候??

3.让我们一起大声对爸爸妈妈说出:

妈妈,我爱您!爸爸,我爱您!爸爸妈妈,我爱你们!

《《三个儿子》教学设计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